跳至主要內容

防毒教母也中招!譚敦慈膽固醇超標揭密:甲狀腺問題竟比吃太油更危險

譚敦慈親身示警!甲狀腺搞鬼竟讓膽固醇失控

被封為「防毒教母」的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,最近在節目《小宇宙大爆發》爆料驚人經歷:「我三餐都自己煮、天天運動,體脂率也正常,健檢時膽固醇居然飆到201!」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,元兇根本不是吃太油,而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在搞鬼!

甲亢→甲低!譚敦慈的十年甲狀腺抗戰史

譚敦慈年輕時其實是甲狀腺亢進患者,長期控制得宜。沒想到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竟自動「切換模式」變成甲狀腺低下。這種轉變就像手機電池老化:

  • 年輕時電力過剩(甲亢)
  • 中年後蓄電不足(甲低)
  • 荷爾蒙失調連帶影響膽固醇代謝

甲狀腺低下的隱形炸彈

  • 總膽固醇↑30%
  • 壞膽固醇(LDL)↑25%
  • 三酸甘油脂↑15%
  • 心血管風險暴增2倍

這些「老化症狀」可能是甲狀腺求救訊號!

臺安醫院林毅欣醫師提醒,甲狀腺低下的症狀超會偽裝:

✓ 整天像沒充電的手機(疲勞感爆棚)
✓ 冬天變成人形冰棒(異常怕冷)
✓ 頭髮掉到懷疑人生
✓ 記憶力比金魚還差
✓ 體重默默+3kg卻找不到原因

譚敦慈特別強調:「如果同時出現膽固醇莫名升高+上述症狀,快掛新陳代謝科檢查!」

防毒教母的3招保甲戰術

  1. 無碘鹽革命:特別選購無碘鹽,且堅持「煮好才撒鹽」,既能控鈉又避免碘攝取過量
  2. 海菜限時限量:海帶芽湯每週只喝2次,每次不超過半碗
  3. 十字花科蔬菜聰明吃:高麗菜、花椰菜先汆燙再料理,降低致甲狀腺腫物質

高血脂≠吃太油!5大隱藏元兇一次看

內分泌科權威楊晉州醫師整理驚人數據:

[元兇排行榜]
1. 糖尿病失控 (佔35%)
2. 甲狀腺低下 (佔20%)
3. 腎功能異常 (佔15%)
4. 基因遺傳 (佔10%)
5. 藥物副作用 (佔5%)

吃太油其實只排第6名! 下次健檢發現紅字,別急著戒炸雞,先做全套內分泌檢查。

甲狀腺保養必知3件事

  1. 每月自我檢測:對鏡子吞口水,觀察頸部是否有不明腫塊
  2. 年過40必做:TSH甲狀腺刺激素抽血檢查
  3. 飲食地雷區:加工食品中的碘鹽、昆布粉等隱形碘來源

治療關鍵期別錯過!

初期甲狀腺低下服用合成甲狀腺素,6-8週即可見效。譚敦慈以自身經驗呼籲:「定期追蹤比吃藥更重要,我現在每3個月就回診調整劑量。」

醫師給熟齡族的真心話

「甲狀腺就像身體的變速箱,年紀大了本來就容易卡檔。」林毅欣醫師建議,50歲後每年加做「甲狀腺超音波」,尤其女性更要注意,統計顯示女性罹病率是男性的8倍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