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熱食隱形殺手!塑膠餐具這樣挑才安心
湯匙底部小數字大關鍵
最近有網友在火鍋店發現驚人真相!塑膠湯匙底部印著「6號」編號,嚇得等湯冷卻才敢用。其實這些編號大有學問:
- 🔍 5號PP材質:耐熱100-130度,外帶杯常用
- ❗ 6號PS材質:超過70度就軟化,滾湯下肚恐吃進苯乙烯
長庚毒物科醫師警告:「6號湯匙遇熱釋放的苯乙烯,動物實驗會誘發膀胱癌!」更可怕的是有些攤販餐具連編號都沒有,根本不知道用什麼材質…
美耐皿餐具的雙重毒害
夜市常見的「摔不破碗盤」更要小心!這種美耐皿材質:
- 遇70度熱湯就開始分解
- 碰到酸辣湯更慘!三聚氰胺+甲醛雙毒齊發
- 劣質品40度就漏毒,等於喝常溫湯也中招
毒物專家遺孀譚敦慈親授破解法:
「用美耐皿餐具時,熱湯裝8分滿就好,吃完馬上喝300cc溫水幫助排毒!」
彩色吸管竟是重金屬輸送管
冬天改喝熱珍奶?小心吸管顏色越鮮豔越危險:
- 🚫 紅色吸管鉛含量超標最嚴重
- 🧪 12.5%市售吸管驗出重金屬超標
- 🌡️ PS材質吸管遇熱飲直接溶出毒
食品法規專家搖頭:「塑膠吸管鉛容許值100ppm,比陶瓷餐具高20倍!」建議自備不鏽鋼吸管最保險。
4招避開塑膠毒害
- 外食先翻看餐具編號,避開6號與無標示
- 熱食優先選不鏽鋼/陶瓷餐具
- 美耐皿餐具不裝滾燙&酸性食物
- 隨身攜帶摺疊式環保餐具組
高雄醫學大學研究更發現,長期使用劣質塑膠餐具的人,尿液中三聚氰胺濃度比一般人高出3倍!這些毒素會累積在腎臟長達10年,引發結石甚至癌變。
專家沒說的真相
- 保麗龍杯裝熱咖啡=喝下發泡劑
- 塑膠袋裝油炸物=油脂溶出塑化劑
- 微波塑膠盒=百萬塑膠微粒吃下肚
衛福部食藥署提醒,購買食品容器要認明「食品器具包裝衛生標準」標章,別貪便宜買來路不明產品。下次吃火鍋前,記得先檢查湯匙編號,守護全家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