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少喝水竟讓便秘機率飆升30%?營養師曝「正確喝水3招」讓腸道順到爆

💦 你今天的「水量績效」達標了嗎?

最近天氣忽冷忽熱,是不是常常忙到忘記喝水?小心這個習慣正在讓你的腸道罷工!根據台灣營養學會最新調查,每天喝水量少於1500c.c的女性,有高達7成會出現排便不順的問題,而且風險比正常喝水的人高出整整30%!

🚽 為什麼水喝不夠就會卡便便?

  1. 腸道潤滑度不足:大便在腸道移動時需要黏液保護層,缺水會讓腸道黏膜變乾燥
  2. 糞便體積不夠:水分能軟化食物殘渣,缺水會讓便便像壓縮餅乾一樣硬梆梆
  3. 代謝速度變慢:身體脫水時會自動吸收大腸水分,導致腸道懶洋洋不想動

☕ 營養師私藏「喝水排毒時刻表」

  • 起床黃金期:溫鹽水200c.c喚醒腸胃道
  • 下午茶時間:自製檸檬蜂蜜水促進蠕動
  • 晚餐前半小時:喝300c.c溫水增加飽足感

特別提醒!很多女生以為「喝湯也算補水」,其實湯品裡的鈉含量反而會讓身體更缺水。建議隨身帶有刻度的水壺,把每日2000c.c水量分成8次喝完,搭配飯後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效果更好喔!

🌱 加碼推薦「腸道順暢小秘方」

除了多喝水,營養師建議可以吃這些「會吸水的食物」:

  • 奇亞籽泡開後能吸附10倍水分
  • 黑木耳露富含水溶性纖維
  • 蒸煮後的秋葵黏液保護腸道

最後要叮嚀大家,如果已經超過3天沒排便,千萬別狂灌冰水刺激腸胃!改成少量多次喝40度左右的溫開水,搭配抬腿運動效果更溫和~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