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癌年輕化!這些分泌物變化千萬不能輕忽
最近婦產科門診發現,越來越多三四十歲女性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。亞大醫院婦癌科主任就遇過33歲患者,原本月經只是偶爾遲到,後來變成一個月來兩次,檢查發現竟然是子宮內膜癌肉瘤,最後只能切除子宮保命!
不是只有流血才危險!分泌物顏色暗藏玄機
多數人都知道「非經期出血」要小心,但其實咖啡色分泌物也是警訊!台北中山醫院蘇軒醫師分享真實案例:
- 患者自認月經正常,仔細問診才發現持續近一年有咖啡色渣渣
- 這種分泌物其實就是微量出血,氧化後變成深褐色
- 其他危險跡象還包含:粉紅色點狀出血、分泌物混血絲
月經出現這3種狀況快就醫
- 週期亂到抓不住:有時20天來一次,有時2個月不來
- 經血量突然暴增:需要每小時更換衛生棉
- 停經後又見紅:就算只有一點點也要檢查
年輕不是護身符!3大高危險群曝
衛福部統計顯示,子宮內膜癌發生率20年暴增3倍,且患者年齡持續下降:
- 未婚熟女要注意:常把異常出血誤認更年期
- 體重破70公斤:脂肪會分泌雌激素刺激內膜
- 從未懷孕生產:孕期荷爾蒙對子宮有保護作用
醫師提醒關鍵檢查時機
婦幼醫院副院長強調,有這些狀況要立即就診: ✓ 非經期出血超過3個月 ✓ 分泌物顏色異常合併下腹悶痛 ✓ 月經週期短於21天或長於35天
定期檢查怎麼做?
- 陰道超音波:看子宮內膜厚度(正常應小於1.5cm)
- 內膜切片:40歲以上建議每年做
- CA-125抽血:輔助判斷癌症指數
現在很多醫院有夜間婦科門診,上班族不用請假就能檢查。記得把異常分泌物拍照記錄,就診時給醫師參考更準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