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友必看!5個超實用相處心法大公開
癌症就像那個不請自來的鄰居,明明不想見面卻天天來敲門。首爾大學韓萬青教授在《超越5%存活率》中分享,與其每天跟它吵架,不如學會這五招和平相處之道…
▎法則1:先摸清底細再交手
千萬別被電視購物台那些「三個月癌細胞全消失」的鬼話唬住!教授建議直接鎖定三種書單:
- 腫瘤科權威醫師寫的治療指南
- 國家認證醫療機構出版的衛教手冊
- 真實癌友親筆紀錄的經驗談
記得把書中重點畫線整理成「問題清單」,下次回診直接跟醫師討論。比如化療期間能不能吃靈芝?放射治療搭配什麼運動最適合?這些都要白紙黑字問清楚。
▎法則2:檢查數字別往心裡去
看到腫瘤指數像股票漲跌別慌張!臨床案例顯示:
- 35%患者會經歷數值短期波動
- 治療效果平均需2-3個月才會穩定
- 壓力激素反而會影響檢測準確性
建議準備「心情急救包」:存好主治醫師的LINE錄音檔、癌友社群的早安貼圖、還有你最愛的手搖飲優惠券(無糖綠茶可以喝啦)。
▎法則3:正面對決才是王道
別相信什麼「斷食餓死癌細胞」的偏方!教授遇過太多案例: → 吃草藥吃到肝腎衰竭 → 打胰島素針引發休克 → 用磁鐵貼片耽誤黃金治療期
正規治療就像跑馬拉松,過程中可能會: ✔️ 掉頭髮(買頂潮帽更時尚) ✔️ 沒食慾(試試冰淇淋拌飯) ✔️ 常疲倦(白天小睡分段補眠)
▎法則4:給彼此呼吸空間
每天花10分鐘做「癌症隔離儀式」:
- 找個安靜角落深呼吸
- 想像把癌細胞裝進玻璃罐
- 對它說:「今天先到這,明天再聊」
這個方法能讓大腦切換模式,臨床實驗顯示可降低23%的焦慮指數。記得搭配「333原則」:每天3次、每次3分鐘、專注3個美好事物。
▎法則5:當成定期拜訪的老友
五年存活率絕不是死刑宣判!教授追踪的案例中:
- 乳癌患者帶癌生存16年成為馬拉松跑者
- 大腸癌病友抗癌期間考取咖啡師證照
- 肺癌阿嬤治療時學會用Instagram曬孫
關鍵在打造「抗癌生活儀式」: ☑️ 每季安排輕旅行 ☑️ 培養新嗜好轉移注意力 ☑️ 參加病友讀書會交換情報
最後要提醒,抗癌就像養多肉植物,既不能過度焦慮天天澆水,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。找到那個剛剛好的平衡點,你會發現生命比想像中更頑強!
(實用技巧整理自韓萬青教授《超越5%存活率,我活過了16年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