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有訣竅!這樣做幫身體穿隱形防護衣
1. 呼吸要「先學怎麼吐氣」才是關鍵
大部份人以為深呼吸就是猛吸氣,其實專注把氣吐乾淨更重要!像我們追公車跑完會「哈~哈~」喘氣,或是心情差時會「唉~」長嘆,這些都是身體自動調節的本能。
🔍 實測有效呼吸法:
- 坐直放鬆肩膀,用5秒慢慢用鼻子吐氣
- 感覺肚子往內縮,像擠出最後一口氣
- 自然吸氣不用刻意用力,每天練習3分鐘
🦠 為什麼不能用嘴巴呼吸? 台北耳鼻喉科醫師常提醒,嘴巴沒有鼻毛和黏液過濾,直接吸進來的空氣含有:
- 汽機車排放的PM2.5
- 流感病毒
- 過敏原花粉 長期用口呼吸容易讓扁桃腺反覆發炎,更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!
2. 吃飯學問大!在地食材最對味
最近食安問題連環爆,要吃得安心其實有訣竅:
🌱「身土不二」這樣實踐:
- 早餐吃台灣地瓜配燕麥奶
- 午餐選池上米便當
- 晚餐煮關廟麵搭配當季高麗菜 (研究顯示在地食材新鮮度高出進口3倍)
🥦「一物全體」吃法範例:
食材 | 完整吃法 |
---|---|
白蘿蔔 | 葉子做雪裡紅,根部煮湯 |
香蕉 | 果肉打果汁,皮內側敷臉 |
秋刀魚 | 肉煎烤,魚頭煮味噌湯 |
💡 營養師小提醒:台灣常見的「全食物」吃法像是吃蘋果不削皮、糙米取代白米,能保留最多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群。
改變從今天開始!
早上刷牙時對著鏡子檢查呼吸習慣,如果發現嘴巴開開的,趕快做「抿唇練習」:嘴唇輕輕閉合,舌頭頂上顎。三餐多選用濁水溪沿岸種的蔬菜,搭配當季盛產的鳳梨、芭樂,從呼吸到飲食打造天然防護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