🔍 蟹足腫是天生的?破解體質迷思與預防關鍵
🦀 什麼是「蟹足腫體質」?你的皮膚會「過度修復」嗎?
皮膚科醫師臨床觀察發現,每100人就有1-2人會遇到蟹足腫困擾!這種特殊體質就像皮膚的「過度反應機制」,當受傷時纖維母細胞會瘋狂增生,形成超出傷口範圍的肉條狀疤痕,最常出現在:
- ✅ 胸口(特別是男性)
- ✅ 肩膀三角肌
- ✅ 背部脊椎兩側
- ✅ 耳垂(穿耳洞高風險區)
🚨 觸發蟹足腫的3大地雷行為(超多人都中招!)
1. 傷口處理NG示範
- 擠痘痘不消毒直接硬擠
- 蚊蟲咬傷抓到破皮流血
- 手術後傷口反覆感染
- 隱藏地雷:打疫苗針孔反覆發炎(新冠疫苗接種後案例增加)
2. 美容行為風險排行
風險等級 | 項目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⚠️高風險 | 穿耳洞 | 耳骨比耳垂更容易中招 |
⚠️中風險 | 紋眉/紋身 | 顏料刺激可能誘發增生 |
⚠️低風險 | 雷射除痣 | 術後要加強保濕防感染 |
3. 日常保養誤區
- 錯誤觀念:貼人工皮越久越好 → 其實傷口癒合就要停用
- 迷思破解:擦除疤膏就能預防 → 體質才是關鍵因素
💉 類固醇注射全攻略(治療過程大揭密)
治療流程圖解
- 醫師用極細針頭多點注射
- 每月回診1次(嚴重者需2週1次)
- 平均3-6次見效
- 疤痕會先變軟→顏色變淡→逐漸扁平
真實體驗QA
Q:打針會痛到哭嗎?
A:醫師會混入局部麻醉劑,像被橡皮筋彈到的感覺
Q:皮膚會變薄嗎?
A:正確劑量下不會!但過量可能出現微血管擴張
🛡️ 體質保養3招學起來
日常防護守則
- 穿衣服選純棉材質減少摩擦
- 洗澡後立即擦無香精乳液保濕
- 避免戴項鍊摩擦胸口(改用絲巾裝飾)
飲食禁忌表
建議少吃 | 推薦多吃 |
---|---|
麻辣鍋 | 芭樂/奇異果 |
酒精類 | 深海魚類 |
芒果/荔枝 | 綠色蔬菜 |
突發狀況處理
當疤痕出現這些警訊要立即就醫:
- 半夜會癢醒
- 表面長出小膿疱
- 一個月內快速增大
📌 醫師真心話時間
「最近遇到50歲阿姨在新冠疫苗接種處長出蟹足腫,連她自己都嚇到!其實任何傷口都可能誘發,關鍵是發現初期就要治療,千萬別等疤痕『長熟』才處理!」
⚠️ 重要提醒:蟹足腫雖不會癌變,但可能影響關節活動,若長在關節處要特別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