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把血管炎當蕁麻疹!30歲OL全身紅斑揭驚人病因
30歲的上班族小美(化名)連續5天高燒不退,全身布滿又癢又痛的紅疹,連眼皮都腫得像麵龜。診所當蕁麻疹治療卻越擦藥越嚴重,轉診到大醫院急診時,皮膚科醫師發現三大異常警訊:
- 紅疹帶有紫黑色瘀斑
- 按壓疹子不會變白
- 消退後留下咖啡色痕跡
更驚人的是檢查發現甲狀腺腫得像雞蛋大,心跳每分鐘破120下,最後確診「葛瑞夫茲病」引發的蕁麻疹性血管炎。住院2週才控制住病情,皮膚至今還留著淡淡色斑…
醫師圖解「血管炎VS蕁麻疹」5大差異
仁愛長庚醫院洪翊騰醫師拿出病例照片比較:
-
持續時間:
一般蕁麻疹像「會跑的風疹塊」,同個位置24小時內消退;血管炎紅疹固定不退,平均3-5天才會淡掉 -
外觀特徵:
血管炎會出現紫斑樣出血點,就像瘀青散在紅疹上,這是因血管破裂導致血球外漏 -
症狀感受:
蕁麻疹以「癢」為主,血管炎患者常抱怨灼熱刺痛感,嚴重時連衣服摩擦都痛 -
殘留痕跡:
蕁麻疹消退後皮膚完好如初,血管炎會留下茶褐色斑點,可能持續數月 -
全身影響:
血管炎常伴隨發燒、關節痛,50%患者合併自體免疫疾病,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問題
甲狀腺風暴前兆?出現「這些症狀」快就醫
洪醫師提醒,當紅疹合併以下狀況要立即檢查:
- 心跳莫名加快(靜坐時>100下/分鐘)
- 手抖到無法寫字
- 體重一個月掉超過5%
- 脖子腫脹或眼球突出
- 生理期突然亂經
「甲狀腺就像身體的恆溫器,失控時會引發全身風暴!」特別是年輕女性容易忽略症狀,門診常見患者把心悸當咖啡喝太多、手抖當減肥過度,直到皮膚出狀況才揪出病因。
治療關鍵雙管齊下!這些食物要忌口
不同於蕁麻疹吃抗組織胺就能緩解,血管炎治療要分兩階段:
-
急性期:
口服類固醇+外用藥膏控制發炎,嚴重者需住院打免疫抑制劑 -
根本治療:
搭配內分泌科調整甲狀腺功能,通常需要3-6個月追蹤指數
日常保養要注意:
⚠️ 避免海帶、紫菜等高碘食物
⚠️ 少吃麻辣鍋、酒精等刺激性飲食
⚠️ 外出做好物理防曬(傘/帽子比防曬乳有效)
⚠️ 洗澡水溫控制在38度以下
洪醫師最後提醒:「皮膚是內臟的鏡子」,反覆紅疹治不好,別忘了檢查甲狀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