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3歲女童瞳孔驚現白點!醫揭「眼癌前兆」這些症狀家長千萬別輕忽

👀 瞳孔出現「貓眼反光」竟是癌症警訊?

最近長庚醫院兒科急診收治一名南部3歲女童,爸爸幫擦臉時意外發現孩子左眼瞳孔有「洗不掉的白色髒點」,原本以為是沾到異物,但持續觀察兩週不僅白點未消失,孩子看東西還越來越瞇眼,就醫檢查竟確診雙眼都有「視網膜母細胞瘤」!

🚨 什麼是視網膜母細胞瘤?

這種特殊眼癌有幾個重點要了解:

  • 兒童專屬癌症:佔兒童癌症約2.6%,每2萬名新生兒就有1例
  • 胚胎期就埋病因:雖然是先天疾病,8成案例3-4歲才被發現
  • 雙側發生率超高:每5個病童就有1人雙眼同時長腫瘤
  • 錯過黃金期恐失明: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95%以上

長庚醫院吳昌騰醫師特別提醒:「當孩子出現『白瞳症』就像相機開閃光時出現的紅眼現象,只是變成白色反光,這時一定要立即就醫!」


👶🏻 家長必學!7大危險徵兆清單

  1. 瞳孔異常反光:在自然光下可見灰白色點,夜間開閃光燈拍照更明顯
  2. 視力突然衰退:原本會認人的寶寶突然對遠處物體沒反應
  3. 異常頭部角度:經常歪頭或轉頭用特定角度看東西
  4. 眼球不明腫脹:眼皮難以完全閉合,按壓眼眶會疼痛
  5. 雙眼焦距不一:出現鬥雞眼或兩眼視線無法對齊
  6. 頻繁揉眼流淚:沒有感冒卻整天淚眼汪汪
  7. 家族病史警訊:父母若有遺傳性RB基因要特別注意

🏥 最新治療方式解析

階段性治療策略:

分期 腫瘤大小 治療方式
早期 小於4mm 冷凍治療、雷射光凝
中期 4-12mm 局部化療、放射線敷貼
晚期 大於12mm 眼球摘除、全身化療

關鍵治療原則

  • 單眼腫瘤多採「積極摘除」避免擴散
  • 雙眼病例會優先「保眼治療」搭配化療
  • 3歲前每半年要做「散瞳眼底檢查」
  • 基因檢測確認是否為遺傳型

💡 日常觀察3技巧

  1. 手機閃光檢測法: 關燈後用手機閃光燈從不同角度拍孩子眼睛,正常應為紅色反光,若出現黃白色反光塊要警惕

  2. 玩具追視測試: 用會發光的玩具在寶寶眼前移動,觀察雙眼是否同步轉動,若有「偷看不轉頭」現象要注意

  3. 瞳孔放大觀察: 趁孩子睡著時輕輕翻開眼皮,用手電筒檢查瞳孔是否渾濁,正常應清澈透光

⚠️ 醫師特別警告:有些家長誤以為白瞳是「水晶體混濁」而延誤治療,只要發現異常反光就應掛「小兒眼科」檢查!


📈 台灣治療現況與數據

根據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:

  • 每年新增約10-15例視網膜母細胞瘤
  • 5年存活率達92%,但延誤就醫者失明率達78%
  • 雙側病例中有35%會發展成第二癌症
  • 最新「動脈內化療」可將藥物精準注入眼動脈,保眼率提升至85%

吳醫師呼籲:「很多家長怕孩子戴眼鏡而排斥散瞳檢查,其實3歲前每半年做一次眼底檢查,才能早期發現隱藏在視網膜後方的腫瘤!」

分類:醫療疾病